人物
时段
朝代

傳記類
正史類
雜史類
紀事本末類
史鈔類
地理類
   文僖林肖泉先生庭机
林庭机字利仁号肖泉瀚季子庭㭿弟嘉靖乙未进士
选庶吉士授检讨迁国子司业严嵩用事士争附其门
庭机寓与邻未尝私谒历南祭酒太常卿工礼二部侍
郎在南十年铨部每有推毂嵩辄挤之嵩罢始晋南工
部尚书满考改礼部穆宗即位上疏乞骸骨得请归先
是振武营兵变戕杀兵部侍郎黄懋官人心汹汹庭机

时为工侍摄篆持大体不苛细饷以时给乱遂弭工部
岁供内府费钜万计裁其滥溢中贵人敛手庭机廉静
不近名内行修饬自奉如寒士姚江 孙文恪
尝曰不忮
不求惟吾友为然莆田康司空同在史局额其斋曰学
林其为贤者所崇仰如是卒年七十六赠太子少保赐祭 (第 5b 页)
 五月壬戌,黔匪复陷兴义、贞丰、永宁。俄使坚请黑龙江内地通商。谕特普钦整顿营伍。乙丑,大考翰、詹,擢 孙毓汶
四人一等,馀升黜有差。戊辰,马朝清降,灵州复。辛未,回匪霍三等回窜凤、岐,官军击退之,谕杨岳斌、刘蓉
部尚书翁同龢褫职仍留任。命礼亲王世铎,户部尚书额勒和布、阎敬铭,刑部尚书张之万并为军机大臣。工部侍郎 孙毓汶
在军机学习。己丑,懿旨军机处遇重要事,会同醇亲王商榷行之。壬辰,授潘鼎新广西巡抚,张凯嵩云南巡抚。总 ……戌,曾纪泽订烟台约成。丁丑,谕岑毓英察云南铜矿。通谕曾国荃等勘东南各矿。赈裕州水灾。癸未,命工部侍郎 孙毓汶
、顺天府尹沈秉成、湖南按察使续昌均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。召曾纪泽来京,命江西布政使刘瑞芬充出使英俄 ……诫建言诸臣挟私攻讦。追论御史吴峋劾阎敬铭、编修梁鼎芬劾李鸿章俱诬谤大臣,予严议。寻各降五级。甲午,授 孙毓汶军机大臣。
是月,赈河南、广东、广西、江南、安徽、江西水灾。

  秋七月丁酉朔,设广西南宁电线达云南。己亥,懿
税,稽察荒田,汰除冗员,皆于国计民生多所裨补。直省疆吏应各就情势,筹酌办法以闻。」

  六月甲戌, 孙毓汶
以疾免。丁丑,赈热河饥民。乙酉,军机大臣徐用仪罢。以麟书为武英殿大学士,昆冈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。命
得遇事进言。上亲政久,英爽非复常度,剖决精当。每事必问同龢,眷倚尤重。时日韩起衅,同龢与李鸿藻主战, 孙毓汶
、徐用仪主和。会海陆军皆败,懿旨命赴天津传谕李鸿章诘责之,同龢并言太后意决不即和。归荐唐仁廉忠赤可用 ……同龢与鸿藻力争改约稿,并陈:「宁增赔款,必不可割地。」上曰:「台湾去,则人心皆去。朕何以为天下主?」 毓汶
以前敌屡败对,上责以赏罚不严,故至于此。诸臣皆引咎。上以和约事徘徊不能决,天颜憔悴。同龢以俄、英、德三国谋阻割地,请展期换约,以待转圜。与 毓汶
等执争,终不可挽,和约遂定。明年,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。二十三年,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。

二十四年 ……。晚遭谗沮,几获不测,遂斥逐以终。著有瓶庐诗稿八卷、文稿二十卷。其书法自成一家,尤为世所宗云。 孙毓汶
孙毓汶,
字莱山,山东济宁州人,尚书瑞珍子。咸丰六年,以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。八年,丁父忧。十年,以在籍办团抗捐被劾,革职遣戍。恭亲王以 毓汶
世受国恩,首抗捐饷,深恶之。同治元年,以输饷复原官。五年,大考一等一名,擢侍讲学士。先后典四川乡试, ……忧。服阕,起故官。寻迁詹事,视学安徽。擢内阁学士,授工部左侍郎。十年,命赴江南等省按事。时法越事起, 毓汶
以习于醇亲王,渐与闻机要。适奉朱谕尽罢军机王大臣, 毓汶
还,遂命入直军机,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。时当国益厌言路纷嚣,出张佩纶等会办南北洋、闽海军务,馀亦因事先 ……媾和,李鸿章遣人赍约至。廷臣章奏凡百上,皆斥和非计。翁同龢、李鸿藻主缓,俄、法、德三国亦请毋遽换约。 毓汶
素与鸿章相结纳,力言战不可恃,亟请署,上为流涕书之,和约遂成。明年,称疾乞休。二十五年,卒,予谥文恪。 毓汶
权奇饶智略,直军机逾十年。初,醇亲王以尊亲参机密,不常入直,疏牍日送邸阅,谓之「过府」。谕旨陈奏,皆 毓汶
为传达。同列或不得预闻,故其权特重云。

论曰
论曰:光绪初元,复逢训政,励精图治,宰辅多贤,颇有振兴之象。首辅文祥既逝,沈桂芬等承其遗风,以忠恳结主知,遇事能持之以正,虽无老成,尚有典型。及甲申法越、甲午日韩,外患内忧,国家多故。慈圣倦勤,经营园囿,稍事游幸,而政纪亦渐弛矣。鸿藻久参枢密,眷遇独隆。桂芬以持重见赏,同龢以专断致嫌。 毓汶
奔走其间,勤劳亦著,大体弥缝,赖以无事。然以政见异同,门户之争,牵及朝局,至数十年而未已。贤者之责,
,授太常寺卿。擢礼部侍郎,调户部、刑部。十年,法越事起,充军机大臣,兼总理各国事务,晋头品服。时枢府 孙毓汶
最被眷遇,庚身以应对敏练,太后亦信仗之。十四年,晋兵部尚书。十九年,卒,谥恭慎。

庚身自郎曹至尚
。时值太后万寿,承办典礼者犹竞尚华饰,百熙奏罢之。复偕侍讲学士陆宝忠等合弹枢臣朋比误国十大罪。未几, 孙毓汶
引疾归,恭亲王奕复入军机,而百熙亦出督广东学政。累迁内阁学士。二十四年,坐滥举康有为,革职留任。二
直。旋充总理衙门大臣,历兵部、吏部侍郎,授军机大臣。二十年,加太子少保。日朝搆为,举朝争议和战,枢臣 孙毓汶
被劾罢,翁同龢继入,主战益力。用仪论事与同龢忤,遂出枢廷,并解总署事。二十四年,皇太后再训政,复直总
荫引为上客。光绪六年,成进士,归本班,改御史。时朝政日非,慈铭遇事建言,请临雍,请整顿台纲。大臣则纠 孙毓汶
、孙楫,疆臣则纠德馨、沈秉成、裕宽,数上疏,均不报。慈铭郁郁而卒,年六十六。

慈铭为文沉博绝丽,诗
卒官山西,贫不能归,寓京师,喜读戚继光论兵书暨名臣奏议。光绪十一年,举顺天乡试,时父执吴潘祖荫、济宁 孙毓汶
皆贵,济不求通。迨 毓汶
罢政,始一谒之。大挑二等,得教谕,改内阁中书,十馀年不迁。举经济特科,亦未赴。三十三年,京师巡警厅招
,候换约时与商,或有济。鸿病莫能兴,断难往烟台;且不可以一口说两样话,徒为外人訾笑。请代奏』云),而 军机大臣孙毓汶
、徐用仪实主之。时中日和局,美国居介绍,英人依违其间,实阴袒倭;而俄、法、德三国恶倭人之攘我土地,法 …… (第 83 页)
。会我中外诸臣亦连章阻款议,朝廷意犹豫。乃鸿章遣伍廷芳迎驻津倭领事于大沽,密令其速电东京促我换约;而 毓汶
等亦以属驻我新倭使林董于京师,于是求御宝换约益急。上乃命王文韶、刘坤一议决和战;文韶等奏颇依违,且告 …… (第 83 页)
七日,倭人亦允之。而我驻使龚照瑗侦知之,惎之春之独有其功也,遂急电鸿章;鸿章怙其弃台湾之成议也,遽报 毓汶
、且急电伊藤博文,故烟台换约亟以夜成,法议遂解。闻者惜之。 (第 84 页)
  当鸿章未发时,朝命诸臣议和战;及割地议起,朝野大愤,台湾臣民争尤力。及鸿章成约归,中外诸臣章奏凡百十上,康有为等数千人上书尤激昂;朝意颇为动,命鸿章改议。鸿章以全权签约,无更改理,虑腾笑万国,坚不从。枢臣 孙毓汶
、徐用议主速换约;主事何藻翔、罗凤华上书请戮 (第 42 页)
毓汶
等以谢天下,不报。
  和局之成,美国为介绍;英人颇阴袒日,而俄、法、德三国滋不平。日据辽东,俄引为 (第 42 页)
  五月初二日(西历五月二十四日),台湾绅民立前署台湾巡抚布政使唐景崧为民主总统,以前南澳镇镇守台湾帮办军务刘永福为将军。
    先是李傅相使日议约,定于四月十四日画押,宫内踌躇未定。兵部侍郎 孙毓汶
、吏部右侍郎徐用仪奏以停战日期已满,请皇上速行画押。台湾得京信,谓缓十日不画押,各国将出阻割台之议。 (第 33 页)
走,以示区别』。命礼亲王世铎、户部尚书额勒和布、阎敬铭、刑部尚书张之万均在军机大臣上行走,工部左侍郎 孙毓汶
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』。故事:召见枢臣,皆全班进,亦间有首辅独对者。是日,独召领班章京入见,御前拟谕 (第 426 页)
饬筹议详办。
  除咨部查照外,合将淡水、噶玛兰二厅学请增广学额、增设学校缘由,臣等谨会同福建学政臣 孙毓汶
合词恭摺具奏;伏乞皇太后、皇上圣鉴!谨奏。 (第 12 页)
  二十年,再授军机大臣.懿旨命撤讲,上请如故,同龢善伺上意,得遇事进言.上亲政久,英爽非复常度;剖决精当,每事必问同龢,眷倚尤重.时日、韩起衅,同龢与李鸿藻主战, 孙毓汶
、徐用仪主和,会海、陆军皆败,懿旨命赴天津传谕李鸿章诘责之;同龢并言:太后意决不即和.归,荐唐仁廉忠 (第 853 页)
赤可用;请设巡防处,筹办团防.于是

命恭亲王督办军务,同龢、鸿藻等会商办理.上尝问诸臣:『时事至此,和战皆无可恃』!言及宗社,声泪并发.及和议起,同龢与鸿藻力争改约稿,并陈:『宁增赔款,必不可割地』.上曰:『台湾去,则人心皆去;朕何以为天下主』! 毓汶
以前敌屡败对;上责以「赏罚不严,故至于此」!诸臣皆引咎.上以和约事,徘徊不能决,天颜憔悴.同龢以俄、 (第 854 页)
法、德、三国谋阻割地,请展期换约,以待转圜;与 毓汶
等执争,终不能挽,和约遂定.明年,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.二十三年,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.
  二十四年 (第 854 页)
  恭亲王开除一切差使,宝鋆休致,李鸿藻等退出军机处。以礼亲王世铎等在军机大

臣上行走、 孙毓汶
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。
 三月十七日(四、一二)
  命贝勒奕劻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。
 三月十八 (第 17 页)
 (--以上见「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」卷二百九十五。)

  十一月二十四日(乙卯),命翰林院侍讲学士 孙毓汶
提督福建学政。
              (--见「大清穆宗毅皇帝实录」卷二百九十八。) (第 132 页)
  窃臣于和战大局,言之再三。明知天听不回而不惮冒渎者,诚以服膺经训、荷戴殊

恩,陈善责难是其职事,不敢有所隐以负神明也。
  今日台湾之事,尤为存亡所关。李鸿章之行也,其秘计在割台湾,曾与 孙毓汶
、徐用仪密议于美国使署,虽大臣秘之而举国皆知之。其言谓:以散地易要地。夫奉天固要地矣;台湾关系江、浙 …… (第 164 页)
力为皇上守土乎!竭祖宗十馀年心力经营之地拱手而授敌人,谁秉国政!卖国欺君,罪无可逭。外则李鸿章、内则 孙毓汶,
实为罪魁,人皆指目。至李鸿藻、翁同龢,人望所归;此事关系全局,不能力争,责亦难辞。职等以为今日宜先绝 (第 321 页)
  一曰联外援。闻俄、法两国愿以兵舰假我,果有此事,岂非大幸!若无此事而但有此意,亦为难得。又闻俄人方求珲春、法人方求蒙自开矿,两国若真能助我,即不妨各如所愿以酬之。割珲春,犹胜于割辽东、台湾两地;许蒙自开矿,犹胜于许各口通商;以利归法、俄,犹胜于以利归日本。所谓两害相形,则取其轻是也。况远交近攻,古人之遗法,实今日之要策。拟请密敕总署妥商俄、法两国使臣,如果两国真能出力相助、协同剿倭,则中国或以地为谢、或以巨款为谢,皆无所不可。即使不能出力助剿而但能出为调停,不许倭人肆意要求,则我之所全已多;即以珲春谢俄、以蒙自开矿谢法,亦未始不可。
  一曰绝内应。李鸿章者,日本之内应也; 孙毓汶
者,又李鸿章之内应也。李鸿章日以中国之机密输之于日本, (第 61 页)
孙毓汶
日以朝廷之机密输之于李鸿章;有此二臣而天下大事 (第 61 页)
已败坏决裂,不可收拾矣。是故日本不过癣疥之疾,而李鸿章、 孙毓汶
则为腹心之疾;且因李鸿章、 (第 62 页)
孙毓汶,
而所谓癣疥之疾者亦变为腹心之疾。吴若早诛伯嚭,何至行成于越!宋若早诛秦桧,何至服事于金!国家欲御外侮 (第 62 页)
而保丕基,非亟罢李鸿章、 孙毓汶
二臣不可。此二臣者,国人皆曰「可杀」,万口一词。皇上宽待大臣,或未忍置之重典;应请立加罢斥,以儆奸邪 (第 62 页)